黄河新闻网朔州讯(通讯员张建霞)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,我是煤矿工人的女儿。现在,我是煤矿工人的妻子,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煤矿工人。兜兜转转几十载,从出生的八十年代到现在的二十一世纪,我见过在炎炎烈日下穿棉服入井的煤矿工,见过不顾风雨交加前行的煤矿工,也见过冒着凛冽寒风走夜路的煤矿工……如若问,世界上哪种工作最辛苦,最危险。我会说:“煤矿工,而你却以此为荣。”生在矿、长在矿。从记事起,父亲总是在凌晨四点半就起床,以最迅速的动作穿起那身放在大板凳上冰凉的黑窑衣服,胡乱扒拉几口早饭,嘴里唱着《咱们工人有力量》这首歌就去赶路。那个时候没有班车,父亲要足足走一个小时的路程才能赶到。懵懂的我总会问等待父亲下班回家的母亲:“外面那么黑,爸爸不会害怕吗?”母亲告诉我:“为了养家糊口,为了咱们一家五口人能吃一顿美味的菜肴,害怕也得走啊!”慢慢地,我习惯了父亲起早贪黑的上班节奏,也习惯了父亲总是满脸黑煤,只露一口整齐的大白牙的煤矿工人形象。长大后,我才明白,每次母亲站在门口等待父亲下班的焦急心里承载了多少担忧和惶恐。那时候我才知道了煤矿工作充满了危险,可是还完全联想不到煤矿工人们井下作业的工作状况。时间一晃而过,父亲老了,退休了。我从走上煤矿工人这个工作岗位也整整十年了。从一个煤矿工人的女儿变成现在一名真正深入煤矿生活的人,曾经那些虚幻的世界,伴我走过的都是浮华,只有这场煤矿生活,让我选择了坚持,因为那是一份承诺,也是一种责任。无论前方怎样,我都选择即来之、则安之,做好自己。十年如一日,这十年来,我体验了煤矿工人朴实无华的真切生活,见识了煤矿工人的点滴辛酸,也亲眼目睹了煤矿工人用汗水和泪水铸就的这个名词。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,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去尊重,我们的煤矿工又何其不是呢?他们总是这样默默的奉献,静静的守护!就在前几天,有幸参加公司组织开展“消除事故隐患助力‘三零’创建”安全生产青年宣讲,一名优秀青年讲到自己的煤矿生涯,至今深深触动我的心弦,从他第一次入井的艰苦感受到自己咬牙挺过来的心路历程,历经几翻周折才可换来此生的安渡。“孩子,记得升井后回我的消息”,“安心工作,注意身体,注意安全”,“把最深的情,最浓的爱,洒满这百米井下,千米巷道”,“你选择了煤矿,我选择了你,那就让我们一起走下去,一起营造温馨美满的港湾。”这是远在他乡的老母亲和女朋友对他牵肠挂肚的担忧,又怎能不让人落泪?煤常常会被人赞美,可是挖煤的人们却常常被人忽略。那是怎样一群人?也许他长相平平,也许他没有满腹经纶,也不是才华横溢。他们就是用最普通的形象塑造了最朴实的煤矿工人。我们要为今天有这样的平台而兢兢业业,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家人的幸福而安全生产,我为自己是煤矿工人的女儿而感到骄傲,为自己是一名煤矿工人而感到自豪![编辑:张瑞晶]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jc/6570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